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武当困境(二)(1 / 3)

血蓑衣 七尺书生 1730 字 2天前

当凌潇潇听到孤月推举孤星、孤辰的时候,原本没兴趣参与这场讨论的她不由地心头一震,转而看向孤月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耐人寻味。
孤月既不认同孤日推举年轻弟子的提议,也不反对孤日以“年事已高”为由急流勇退的决定,其隐秘心思已初露端倪。
最有趣的是,孤月竟然提名孤星和孤辰接任掌门之位,却故意把辈分更高、资历更深、威望更盛,唯独“年事不高”的自己一不小心忽略掉,此举又岂能不引得旁人浮想联翩?
表面上,孤月将自己摆在和孤日相同的立场,无意觊觎掌门之位。
可实际上,他却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资历和威望比师兄稍逊一筹”顺势将自己抬高。乍一听是说孤星和孤辰无法与孤日相提并论,可稍一琢磨就会发现其弦外之音,即暗指孤星、孤辰同样不能和他等量齐观。
这一幕,凌潇潇既感到些许错愕,亦感到些许悲凉。
恍惚间,她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偌大的武当竟然斗不过一个小小的柳寻衣?也有些明白为什么自己和清风机关算尽,最终仍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清风尚未安葬,武当刚刚遭遇一场重创,眼下面临重重危机,身为“武当四象”之一,地位仅次于孤日的武当二长老,非但不思考如何化解困局?如何重振武当?如何报仇雪恨?反而第一个动起争权夺位的歪心思,又岂能不令身为清风女儿的凌潇潇泛起阵阵心寒?
与凌潇潇直接表现在脸上的轻蔑与厌恶不同,孤日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从容模样,不急不缓地说道:“中原武林各门各派,传承延续无不以培养后进弟子为第一要义。正因为掌门之位非同小可,我们才更要推举年轻俊才,尽量避免频繁更迭引起的门派震荡。‘武当四象’再如何精力充沛,可终究是苍髯老人,倘若由我们接任掌门,三五年……甚至十年之内,也许不会闹出什么乱子,但十年之后又当如何?如果无法突破武学的桎梏,到时的我们已是风烛残年,必定身衰体弱,精神萎靡,对内难以服众,对外锐意尽消,彼时的后进弟子们已渐成气候,难保不会蠢蠢欲动,衍生派系争斗,甚至掀起一场篡位、夺位的血雨腥风,最后损伤的仍是武当一脉的根基和元气。”
“这……”
“反之,如果我们趁着尚有余力,悉心培养一位年轻掌门,十年之后此人的武功和心智必然日臻成熟,届时武当上下也必定同气连枝,坚如磐石。”孤日不给孤月辩驳的机会,用不容置疑的语气提醒道,“再者,依照江湖规矩,门派中的长老后半生肩负着辅佐掌门与教化弟子的重任,一般不会也不该再窥视掌门之位。”
“孤日师兄所言极是,若非武当形势危急,我也不会出此下策。”孤月深知孤日的性格,他一旦决定的事若非万不得已断不会轻易更改。为免形成僵局,孤月连忙替自己找台阶,“我也是担心郑松仁年轻稚嫩,应付不来。”
“掌门生前已有意将郑松仁当成未来掌门人培养,这些年一直对其悉心教诲,格外关照,我们应该相信掌门的眼光。更何况,郑松仁已过而立之年,当年清风掌门承继大任时同样未及不惑。洛天瑾、金复羽、陆庭湘这些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的人物,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甚至比现在的郑松仁更加年轻。”孤日不以为意地摆手道,“既是晚辈,自然会有不足。哪怕是柳寻衣,其行事做派也未必能入谢玄、腾三石这些人的法眼。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既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也要给他们蜕变的时间。如果一直将他们庇佑在羽翼之下,莫说五年、十年,即使再等上三十年、五十年,恐怕也同样难有作为。更何况,掌门人不一定武功第一,更重要的是威望与德行能否令众弟子信服。郑松仁身为武当大弟子,天性质朴,行事也颇为仁义,在众师兄弟中口碑甚佳,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就大器。而且,我们四个老家伙还没有死,遇事也能替他撑一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