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刀疤不见了(3 / 3)

云门志 蓝梅生 4012 字 2020-07-20

……

……

裴沂风生活在一个并不太平的年代里的终于清静了些时日的大晋国。

而谈起大晋国,一定要从这两件事说起。

天安三十三到天安三十四年,大晋国朝野和江湖武林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说是令人捶胸顿足的事。

第一件就是,刚率领四万天府神军打败州西国八十万大军的护国功臣谢氏,一汪忠心依然换来功高震主、被逼退居京都的下场。

世人都道谢太公性情清逸,无心参与朝堂斗争,谁人知道个中隐情呢?

谢太公的确贪恋方外山水,但是他骨子里对皇室、对大晋王国黎民百姓的忠守与爱护早就掩盖了那份对世外散人身份的向往,况且又是如今大晋朝野内有奸人当道、外有四面楚歌之际,若不是受妖人陷害谢太公怎愿此时迁退!

天府神兵亦因谋逆之嫌遭奸人暗击,死的死、逃的逃,四下亡散天涯。

谢氏迁居徐州的次年,也就是天安三十三年,州西之战大捷的第三年,谢太公和天府神兵主将玄武将军双双离世,大晋国百姓举国哀泣。

第二件则是震动江湖的血淹云门之事。此事和晋王国当权者司马氏、州西之战大捷亦有关联,然而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归元舍利。

要说归元舍利,需先从云门说起。

云门是其时武林第一大门派,在大晋国内乱之际由问稻老人在齐云山创立,专门招揽和训练天下侠义之士,上效朝廷,下卫黎民。

创建之初门中只有百人,对其时八方动乱、烽烟四起的大晋河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问稻翁只得率领众弟子暗引瀛洲王司马景音衣冠南渡,延续国祚、定都京陵,暂安江左,求得王国太平。

从此云门又广揽天下寒士,门庭渐渐壮大,云宗四圣十三英更成为江湖美谈,后云门十三英又助天府神兵大战州西国,西征北伐,收复青、夏、豫、徐等九州的领地,不过这些功绩皆是云门这一江湖门派暗中为朝廷效的力。

功绩再大,终是默默无闻,之所以卫国之战也要不为人知地打,是因为其时的晋王国在南渡之前刚经历一场惨烈的内战,内战之中有三个王爷满门被诛杀,近万人死去,正是由于被扣上了苟合江湖贼寇、结党营私的帽子。

另外,时下大晋国社会人分三六九等、门阀纷争严峻,贵族与平民素来泾渭分明,寒士更是遭四方权贵蔑侮,云门率寒士参与王国存亡之事,亦是诸多不易,难得问稻翁是一位深得帝王权贵和江湖武林景仰尊待的宗主圣人,方使真才之士在国难当头施展情怀、扶国于危,此不多叙。

云门侠义之风名声鹊起于江湖与坊间,更多的则是因为一代大侠裴悬济。

裴悬济游走四方惩奸除恶、扶危济困的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不仅晋王国百姓深受其恩泽,北芒、扶南、龟玆、东桑和突厥王朝,等等,东南西北天下武林提起他无不有嘉美之辞。

裴悬济就是云门圣宗问稻翁的亲传弟子,他继任宗主之位在大家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这一代大侠最终不仅没有继任宗主之位,甚至连师门再也没有进过。

因为其人生性好自由,前半生浪迹天涯的时候最多;后半世则令江湖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