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无间道》翻拍权到手(2 / 3)

察,以及地皮的使用情况。

想建大规模的影视基地,必然需要近百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李牧的目标不是复制一个横店,而是做一个比横店还要强得多的“新横店”,不但要结合影视基地和旅游,还要结合影视制作各项支撑,以及后期制作等相关产业,所以必须先确定目标地址是否有这么大面积的平原地皮,然后考察用地成本。

燕京东南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与燕京从东北逆时针到西南这将近三百度的大扇形不同的是,东南极少有丘陵,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而且一路延伸到渤海湾。

整体考察下来,首先可以确定的就是地形地势,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上全是平原,所以完全符合搭建超大型影视基地的要求,剩下的问题就是选哪里用地成本更低。

计算用地成本,主要考虑的是当地政府的土地报价,以及土地本身耕地、民房以及企业用地的补偿标准,人口越密集的区域自然就越不适合用来发展非住宅项目,因为那样动迁成本太高,光安置费就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蔚澜对土地要敏感的多也专业的多,这一点上比宋亮还要权威,宋亮还盯着海州地图研究地皮的时候,蔚澜就已经在沪市操控大型楼盘项目了,所以在这方面,大家完全信赖蔚澜的想法和建议。

在大概考察之后,蔚澜就当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拿出一笔预算来,聘请专业的航测公司,对这一片区域进行航拍航测,然后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形图,图中要明确体现耕地、荒地、宅基以及企业用地的分布以及密度,这样一来,万盈在规划影视城项目的时候就可以避重就轻的进行布局。

就算是需要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完全没有必要是方形或者规整集中的形态,为了减少成本,完全可以设计成版块分布,在保证整体相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避开用地成本较高的区域,而做这种大型地产项目规划,航拍航测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弊端就是成本过高,这么大的航测面积,成本至少几百万起,搞不好还可能更高,但相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蔚澜觉得这点成本是值得付出的。

2003年,航拍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没听说过,但蔚澜的眼界已经领先了绝大多数人。

陈泽和宋亮虽然支持用航拍航测来为选址做支撑,但两人都不太建议先上马,两人都觉得应该先跟三地政府谈一谈,谈完了之后再根据各地政府的态度来制定一个大概的范围,到那个时候再请航测公司来进行测量,这样也算是有的放矢。

但李牧不愿意等。

他对蔚澜的这个建议非常认可,当即就拍板说“我们的影视基地项目,想借力燕京的首都影响力以及庞大的旅游资源,就注定不能离燕京太远,所以咱们无论跟三地政府谈成什么样,都不可能离开这片区域了,既然如此,我们没必要等跟当地政府谈完之后再上航测,不如现在就抓紧时间先上马,毕竟这么大面积,航测、绘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晚了再上马的话,那我们就要人等图了,我宁可多花点钱,让图等人。”

李牧说的一针见血,反正要上这个项目,就死活离不开这片地方,大家还有什么好纠结的?赶紧把这一整片地形以及用地情况都弄明白、弄成图,到时候就能在图上一目了然的看清拿哪些地最划算。

所谓的斑块分布,说白了就跟城市绿化一样,得见缝插针,避开道路、楼房以及大型建筑,所以大部分城市航拍图里的绿色基本上都跟牛皮癣一样,这一块那一块,不过李牧的影视基地不能采取完全隔绝的斑块分布,就算是要划分成多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斑块”,也必须要有联络线确保所有斑块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整体。

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最低的用地成本,航测是最科学也最准确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