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情况不太妙(2 / 3)

辈子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里就无时不在感叹,日本人对文化的隐性输出实在是太重视,跟美国人合伙捣鼓这么一部商业电影,一边把钱赚了,一边还把文化输出给办了。

即便日本的文化输出已经在国际上持续了很多年,但日本人依旧明白,如果单拍一部日本武士道的电影,别说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肯定,连自己国家的年轻人都未必喜欢,所以他们在这个故事里揉进了西方元素、揉进了美国人。

于是乎,《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一边凸显着美国科技的先进、一边凸显着美国人也就是汤姆·克鲁斯饰演的那个角色身上的救世主光环,一边又通过渡边谦这样的角色,来恰到好处的宣扬着武士道精神,这样融合出来的作品,日本人喜欢看,美国人喜欢看,喜欢看好莱坞大片的人,都喜欢看。

这种操作手法,也是李牧想要虚心学习的。

《最后的武士》为日本武士道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敛粉无数,可是华夏却从来没有过一部能够有如此影响力的电影,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英雄》应该勉强能算一个,但殊不知西方人一直以为《英雄》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而且《英雄》确实没有把华夏文化真正的精髓推给全世界,并且让全世界接纳、认可。

在李牧看来,《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其实很简单,它的核心定位就是为了宣扬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文化,所以才让所有的剧情设定都围绕着这一个核心点开展,而国内的许多导演有些时候过于贪心,能力不足的时候,偏偏既想要观众喜欢,又想故弄玄虚搞一些有的没的故意让观众看不懂;有时候还会盲目追求所谓逼格,把电影搞得乱七八糟、七零八落、没有主线、没有核心,甚至还奢望着这样的电影上映后能有一个高票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他们根本就没弄明白。

而现在,李牧对《飞虎队》的核心定位也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凸显华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时的英雄无畏以及付出的巨大牺牲,其他的一切都在为这个核心服务!

一想到《最后的武士》,李牧心里就多少有些不爽,这部电影上辈子确实挺成功,帮日本搞了一大波文化输出,不过李牧上辈子是大学毕业之后才看了这部电影的盗版dvd,所以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时间上映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眼下还没有上映。

于是李牧故作好奇的问斯皮尔伯格“史蒂文,汤姆·克鲁斯这位演员你熟悉吗?”

斯皮尔伯格点点头“当然熟悉,我们前年刚合作过,是一部我执导的电影,名叫《少数派报告》,去年夏天上映的,你怎么忽然想到他了?难道想邀请他加盟?”

李牧这才想起《少数派报告》这部片子,原来斯皮尔伯格刚刚跟他有过合作。

随即,李牧说道“我倒不是想邀请他加盟《飞虎队》,只是觉得这位演员的实力也非常不俗,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倒是可以合作。”

说着,李牧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对了史蒂文,汤姆·克鲁斯现在在拍什么电影?”

斯皮尔伯格说“他近期正在拍一部关于日本武士道的电影,是他准备了很久也非常重视的一部电影。”

李牧下意识的追问“噢?是吗?具体是什么故事你知道吗?”

斯皮尔伯格摇头笑道“具体的故事情节我还真不太清楚,因为每一个剧组都会对完整剧本严格保密,所以我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了一个大概,说是和日本武士道相关的电影,名字叫做《最后的武士》。”

说到这里,斯皮尔伯格又道“汤姆对这部电影好像非常重视,他不但很早之前就开始做准备,而且据说还将进行大半年的专业训练,非常投入。”

李牧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最后的武士》现在就正在拍摄中,这倒是让李牧感觉大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