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李典等人,都听得一头雾水,显然没明白曹孟德的意思。夏侯惇更是挠着脑袋:“大兄,某是个粗人,实在不明白。为啥要帮董卓将百姓往长安赶。”
曹孟德还未说话,倒是曹仁若有所思:“妙啊,好个‘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策,董卓的粮食本就不够,这么多百姓赶到长安,铁定养不活,到时候肯定要出问题,甚至从内部出乱子,也是可能的。”
“对,”曹孟德点了点头,语气却无丝毫自得,更是少有的萧索:“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愚弄民心者,安为善乎?”
他这话一说,帐内众人~大多一头雾水,就连曹仁也有些茫然。他比其他人多读了些书,隐约也明白曹孟德的意思,前面两句语出《孟子》,大抵意思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主公最后一句话又是何意?为渊驱鱼,耗尽董卓粮食,是个绝妙的绝户计。就算有些毒辣,那也是顺势而为,何有愚弄之说?
山道崎岖。
道路两旁遍地狼藉,散落着各类垃圾物件,间或有难民躺倒在路边草丛中,发出阵阵呻吟。由于久未下雨,有些尸体已经腐烂了,发出阵阵恶臭。夏侯渊头前开路,用手里的大弓扒拉开着路边一具尸体,骂道:“他妈的,这些人死得可真是惨,都没人埋么?”
从洛阳至长安,直线距离约为六七百里,如果快马加鞭的话,也就一天的路程。但崤函古道,山水相连。秦凿故道时,为了充分利用地势,节省人力,选的多是山间峡谷,这一来更是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加之山间道路崎岖,更不好走。如果在和平时代,驿马快跑都要个一天一夜。而今百万难民竟相践踏,争渡,道路破坏殆尽,更是慢得要死。
曹孟德领兵,从洛阳废墟一路追来,都快半个月了,部队仍未得过黾池地界。细算下来,连一半的路程都未行到,平均一天才走十来里,这速度慢得简直让人发指。其中,他们故意为之是一方面,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道路崎岖,确实难走。
已是五月,春夏相交之际,正是难得的好天。漫山遍野一片青绿,间或有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如果不是鼻间传来的恶臭,以及若有若无的呻吟声。倒真是个踏青的好时节。曹孟德控着着马,小心翼翼的躲避着道路上的烂坑。极目望去,夏侯惇带着前锋已转过一个谷口。而在身后,曹仁正在大声呼喝,督促队伍前行,几千的队伍仍然排成了一列几乎望不到尽头的长队,在山道上蜿蜒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