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042章(2 / 5)

古代群穿生活 寒小期 6826 字 2021-09-04

嫂呢!”

“谁家亲戚不是顺着喊的?”

“可、可是,我想让她当我儿媳妇。”大堂嫂支支吾吾的说道。

大伯娘……

你这个想法倒是挺别致的。

“别瞎想了,钱氏是啥人,我还不清楚吗?就算人家小姑娘真的要嫁人,她也会截胡的。虽然咱们这儿少有姐妹嫁兄弟的,可咱们江家也不是什么讲究的人家,再说这么一来,起码没有妯娌矛盾了。”

少有一家姐妹嫁给另一家兄弟的,纯粹就是因为这么干少了一门姻亲。但也没人规定不能这么做,再说乡下地头,姻亲也就是逢年过节走动一下,压根就没指望别的。

大伯娘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放下了,只因她太了解江母钱氏了。

再看大堂嫂,整个人就跟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彻底蔫巴了。

完了完了,她儿子是真的要打光棍了!

……

却说赵桂枝回家后,没等她开口,江母就已经热情的跟家里人介绍了来走亲戚的“赵桂香”。

江母肯定是不如大堂嫂那般热情的,她多少还是有些包袱的,不像大堂嫂那般,猴急到恨不得在脸上写着“我缺儿媳妇”。

“桂香这两天就先住在咱们家,跟桂枝住一屋。正好,这些日子咱们家摆摊也赚了些钱,我是寻思着,趁着离冬日还有一段时间,抓紧时间盖两间新屋吧!”

家里人原本正对这位不请自来的“赵桂香”好奇着呢,可听了江母这话后,立马被吸引去了注意力。

就连江父都愣住了“盖新屋?这么着急吗?”

“不算急了,先前大哥大嫂那边盖新屋时,我还说要一起呢。结果怎么盘算这个钱都不够,就想着等秋粮卖掉再凑一凑。现在好了,咱们摆摊挣了钱,我估摸着就算不卖秋粮,也应该够了。实在要是不够,咱们也可以直接拿粮食抵工钱!”

拿粮食抵工钱是乡下地头的常态,毕竟哪家哪户都拿不出那么多现钱的。

江母还特地将家里的账目细细的说了一遍,确定盖两间新屋是没问题的“就东西屋各往外加盖一间。当初二郎娶桂枝的时候,时间太匆忙了,亏了桂枝不介意。到时候,东屋那间新的就给桂枝他们小俩口住,将来他们有了娃儿,再住西屋这边来。”

她边说边在院坝上比划起来。

依着她的说法,大郎和薛氏的屋子是不动的,还是东一间住夫妻俩,东二间是给虎头准备的。

而赵桂枝和二郎则会拥有新盖的东三间以及西屋这边的第一间,也就是目前幼娘住的这一间。

西二间和即将新盖的西三间则是为三郎准备的。

“桂枝这还没开怀呢,等她怀了再生了,那孩子也还小,等孩子都长大需要单独的屋子了,到时候幼娘肯定嫁出去了。”江母把算盘打得啪啪响,当然她还是征求了江父的意见,让他最后拿个主意。

江父是典型的乡下人老派作风,最在意的就是田产和屋子。

既然家里的盖新屋的钱也够,而且盖新屋也确实是很有必要的,他自是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我看成。”

“我看你们就没把我放在眼里!”江奶奶气呼呼的走过来,“我呢?我呢?过几年幼娘就嫁出去了,那我是不是过几年也可以去找你爹了?”

江父无言以对。

好在江母太了解这个搞事精婆婆了,立马接口道“娘你住西二间啊!三郎这还没成亲呢,生娃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再说了,过个五六年的,虎头也有十岁大了,咱们家不得再盖新屋啊?放心吧,只要你乐意住着,谁也不会赶你走的。”

“……有道理。”江奶奶被说服了。

搞定了最麻烦的人,江母就彻底放下心来“那就这么办吧!大郎他爹,你明个儿去一趟石坪村吧,跟那边打个招呼,看他们啥时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