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发微博(2 / 3)

知道你的为人,我还怀疑你私下收了她的好处了呢。”

“胡说!”苏队皱眉。

王盛笑哈哈地将这件事情掀了过去,“我知道你想劝我什么,我好歹还是个副队长呢,这点为官之道,你难道还能不放心?”

表彰大会正式开始的时候,最高级领导上前讲完话之后就开始了颁奖环节,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中,徐菁作为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人并发表获奖感言。

在徐菁讲到的报告里面,谈到了她做为卧底与南城回收局合作勘破多桩大型私贩燃料的事件,以及就在不久前,她作为州探所指明代表人物前往兖州调查河间和颖川交界处大桥坍塌事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这让那些只知道这个女人的成就很牛逼,却具体不知道有什么成就的人顿觉明朗。

媒体灯闪光照耀下,她的出镜的形象非常的好,演讲的直播转播更被人剪辑成视频,大肆投钱买流量投放到最具人流量的大广场的投屏上面。

优雅而知性的人物,如新闻广播里面优秀知性的女主播一般侃侃而谈的形象和风度顿时引来许多人的注视,人们都停下匆匆步行的脚步,而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仰头,认真地倾听着这段演讲,然后侧头询问身旁的亲朋好友,这是什么人。

以这样的速度和频率,徐菁这两个字在人群中疯狂的传开,以平均每十个人就有大约五六个人谈论这个名字的讨论度和关注度被前所未有的推上热搜平台,霸占各大媒体版面。1306列车被再次提及,当时的列车上的人员也纷纷发表祝福和感激之情,便向众人介绍。

“徐菁!这是我们的女神!”

不像众人所熟知的一部作品一个人物或者一部电影那样很难达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么个意思,在这些人中总有一些喷子一些键盘侠表达对这个人这部作品的唾弃和不喜,但是今天不同的是,对徐菁这个人的敬仰和欣赏,绝对是高度的统一,到目前为止,网络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去说她的不好。

或是美貌,或是成就,或是她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知性的气质,无一不让路人为之注目,为之赞赏,所有人讨论的都是有关她的优点,有关她的好的方面。

就在这种一排倒的好的言论的潮流里面,有人突然发了一条消息。

--徐菁发微博了。

就像是一种名人效应,这个时候不论是什么东西,无论是一种商品,还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只要与徐菁两个字绑上就相当于有了一定的曝光量,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份铁饭碗。

正当人们看着徐菁在报告会上报告的时候,突然有一条消息冒出来说徐菁发微博了,这个事实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她都没有拿手机好吗,是谁发的微博,就算要博人眼球也要想一个好一点的办法,而不是一件这种连小孩儿都容易揭穿的骗局好吗!

但就在很多人不屑一顾,并且切换页面划拉过去,打算为自己的女神守护,然后再骂那些人一波的时候,他们忽然停住了,有点疑惑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微博页面,揉了揉眼睛,仍是不敢相信。

这真的是……徐菁真的发微博了?

而且这个微博还是被徐菁现在使用的微博账号承认过的她本人以前使用过的微博账号,这个账号还是在g1306列车成功停下之后被南城回收局官方媒体正式艾特的微博账号,所以假的传闻自然就不攻自破了,显而易见,这个微博确实是徐菁发的。

但是问题来了,徐菁现在明明在做报告,她怎么可能会有时间玩手机,又怎么可能会有时间发微博呢?

那会不会是定时微博?

就在人们用这个理由去说服自己的时候,然后他们清晰的看到那个微博账号的粉丝蹭蹭的往上涨,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这很正常,毕竟现在徐菁也算一个非常有名的名人,而且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