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最终决赛(2 / 3)

各司其职且默契十足,引领着比利时队在攻守转换之间维持着平衡。

其次,比利时队的前场三叉戟无论德布劳内、阿扎尔还是卢卡库,他们都能充当支点,都具备拿球策应的脚下功底。更重要的是,这三人比赛气质非常出色,好似有用不完的体力。

攻守相对均衡且斗志力顽强,是比利时队的核心竞争力,但面对阵地推进和反击效率极高的法国队,比利时队已竭尽所能,但仍无法阻止对方向前直至冲击球门。

1、意外频发的上半场,不能仅用运气二字概述

在开场阶段,两队都在相互试探。

于法国队而言,他们呈现出的态势是缩在本方半场组织防守,通过比利时传球的失误以及自身的上抢打出快速反击。

表面上看是比利时队掌控着局势,但这局势却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迅速处于下风,这就是顶尖对决。

比赛第18分钟,格列兹曼主罚右侧的定位球,维特塞尔防守时不慎打入了乌龙球,法国队因此10领先。

这对于比利时队来说是个意外,但深究原因也是法国实力体现。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国队进攻机会并不多,但基本一打一个准,能迅速冲击比利时队腹地,后者深知速度不及,只能犯规制止送给对方定位球的机会。

而第二个意外,则是卢卡库在角球防守时用手阻挡了马图伊迪的头球,裁判通过视频回放技术后果断判罚了点球。主罚的格列兹曼一蹴而就,再次帮助法国队取得领先。

上半场的比赛对于比利时队来说看似意外频发,但正说明比利时队的局势并不稳固。

其次,开场阶段法国队有意降低控球,一方面节省体力留力反击,另一方面吸引比利时队阵型前提,而姆巴佩则找准防守弱侧准备反击。

值得一提的是,博格巴作为法国队攻守转换的枢纽,他状态非常出色,能迅速引导法国队展开反击。

2、三叉戟压制法国防线收获红利,但疲于防守导致阵型失衡

比利时队的进攻没有那么复杂,基于德布劳内、阿扎尔和卢卡库都具备出色的接应和拿球能力,所以他们三人也经常换位。

在进攻上,比利时队主要抓的是法国队防线四人之间的空档区域,比利时队三叉戟有层次感的埋伏在法国队的防线之间,通过德布劳内精准的传球不断给法国队制造威胁。

而比利时队在上半场扳平比分的进球,是他们在定位球进攻中体格优势的集中体现。

德布劳内主罚定位球,比利时队在法国队禁区内多人头球摆渡,最后阿扎尔完成了高质量射门。

但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比利时队显然出现了体力不支的问题。

与此同时法国队对提速加强了反击质量,比利时只能将精力更多集中在防守上,已经无心更细致的梳理进攻了。

从双方的实力差距以及体能状况来看,比利时队必须要抢开局,要先进球,否则在比赛后期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三、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法国队的夺冠始于隐忍

1、实力强大的法国为何选择防守反击?

从淘汰赛的表现来看,法国队无一例外的选择了防守反击的思路,这与他们在两年前欧洲杯大有不同。

为何德尚会这样安排呢?

其一是法国队并不擅长玩控球,球员的脚下技术并不比德国、西班牙人出色,其次法国队这些球员所在的俱乐部也都不是以控球战术为主的。

其二是法国队如今拥有了姆巴佩这位顶尖的边路突击手,可以在反击时迅速发挥他的作战能力。

其三则是防守在大赛中的重要性——德国的出局,正是他们忽视了中场硬度以及防线的协作能力而过于迷恋传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