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房听出了后者。
“豪气和爱国之心本是无分寒衣和金衣的,奈何世道以财取士,而非以‘才’,悲哀悲哀也!”
李子房摇头叹道,现一身少年老成之气。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买家,也当识货啊。”
买家?识货?这少年是在暗指?真是的心直口快之人,看来这少年对我也是信得过,这般口无遮拦。
刘瑜奴心下思忖。
这小小少年,对天府军和我朝形势甚是熟知,何许人也?
还没等刘瑜奴开口,李子房便告知了自己的家世。
刘瑜奴一听,这才揭开疑云。
“原来是李将军的公子,刘某能够遇见公子,实属幸事。难怪公子气度不凡,原来是李家军的少将!强将手下无弱兵,李家军深入蛮荒,屡次南伐,战功卓著,当是全凭勇猛将帅指挥取得的成就啊。”
刘瑜奴顿时也修得一口好才。
李子房听见刘瑜奴对他李家军的事迹也是记在心里,心头亦自自豪。
当年祖父和父亲深入南蛮瘴地,不就是靠勇气和毅力熬过去的么。自古行军到瘴地者,十死五六,败归的十之八九。不熟悉瘴地邪气疾疫的军队,只能靠勇气和强健的体魄深入敌人腹地,誓死一战。
刘瑜奴也心下作解怪不得这少年好不神气,有胆有才。李氏祖上曾做到三公,就因为一直坚持北伐,与陛下意思向左,这才被贬了爵。不过毕竟,祖上功德,荫蔽后世,晋人贵祖宗,李氏李家军还是很有威望的。
李子房下面的一句话,直接让刘瑜奴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刘大哥可否愿意到我李家军旗下任职?”
刘瑜奴怔了一怔,忙拱手作揖,连连道谢“多谢李公子、不,是少将军,万谢少将军赏识,刘某求之不得!”
李子房急忙搀起刘瑜奴。
“刘大哥太见外了,还是叫我贤弟吧。贤弟我就怕那些虚名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