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回 东晋立国(1 / 3)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3332 字 2021-02-09

华历三年,三月十九,午时,晴,建邺城,皇宫正殿。

今日,血旗军犹在横扫河北,太行军团更在壶关迎接匈奴军的反扑,而对于江南诸公而言,则是一个大喜之日,因为,历经数月折腾,司马睿终于搞完了三辞三请的套路,正式告天登基,作为从龙之臣的大家,自然都要慨然受封,加官进爵也就轻松到手了。

登坛祭祀,焚香告天,士民跪拜,皇气冲天,一应登基礼仪自有精心准备,庄重而肃穆,盛大而堂皇,也少不了建邺城乃至江南的万民同乐,诸般种种不提。

原江南都督府及琅琊王宫正殿,提前正史四年成了皇宫正殿,此时正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刚刚配合完一应登基典礼的江南众臣,或说东晋众臣,也正喜气洋洋的济济一堂,直待新帝入殿,开启新朝的第一次大朝议。

必须说,众臣们满脸欢喜之余,也难免暗揩热汗,实是这位皇帝太腻歪太能装,恨不得三辞三请都不够显示其恭谦贤明,最后一次群请称尊,若非大家硬架着其人坐上代表帝位的御座,没准这厮还会来个四辞四请呢。好在今日终于见了真章,忙活了几月,如今只等皇帝首开大朝,从龙恩封了。

“陛下驾到!”伴着一个尖锐的公鸭嗓子,一身黄袍帝冕的司马睿,在一干宫人的围拱下雍然入殿,看其神色,那是整一个意犹未尽。众臣连忙起身行礼,躬身等待司马睿坐上那张龙椅,也算最终敲定此番的登基称帝,正式结束那些无谓的折腾。

然而,令众臣齐齐皱眉的是,当司马睿在众臣期待下,行至丹墀之际,却是蓦地停下了脚步。顿时,殿内一片寂静,众臣更在心中暗恼,这位新陛下又要玩甚幺蛾子,莫非他就不知道,他只是大家为了江南一统对外,联合推出来的一个还算听话的准傀儡吗?

“茂弘(王导字),来来来,今日朕能继承大宝,振兴晋室,悉凭爱卿运筹帷幄,披肝沥胆,如此大庆,爱卿当与朕同坐!”扫眼众臣,司马睿好似并未发现任何不妥,仅是很随意的一手指着龙榻,一手招呼头前站班的王导,满脸真诚道。

直娘贼!又来了!真能搞呀!那是帝位,谁都能去坐的吗?殿中啥时死寂一片,落针可闻,众臣更在暗中纷纷腹诽不已。而那些政坛老鸟们,则已目光漂移,须知“王与马共天下”的民谚,随着琅琊王氏的势力愈加茁壮,不知何时已然在民间渐渐传起,这位新帝在登基之际来上这一手,是诚挚?是试探?是捧杀?还是逼人表态?

捧杀!敲打!这厮定已难忍我琅琊王氏这般做大了!不愧是皇家贵胄,再脓包的货,也是天生就会帝王心术啊!这一刻,成为焦点的王导心中咆哮,面上则是片刻木然,继而,他一脸惶恐的出班跪倒,伏地叩拜道“陛下乃天命之君,骄阳当空,独尊宇内,微臣仅是萤火之光,能为陛下鞍前马后,已然幸甚,安敢僭越,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否则,微臣只能以死报之了。”

言语间,王导也不忘用眼角余光,瞥视殿中诸臣,尤其是故吴一党与太子一党,他们有面露不忿的新锐,有眉宇紧锁的干臣,也有顾荣这等老狐狸眼观鼻鼻观心,整一个朝堂万象,人心叵测,而以他为代表的王氏一党,也是贡献最大与势力最强的一党,有此一遭,日后显然将会成为另外两派联手打压的对象。

“呃!?茂弘快快请起,是朕考虑不周,爱卿何须如此?”丹墀之旁,司马睿状似片刻呆愣,跟着一脸恍然,眼底却闪过满意,继而,他面显歉意道,“好了,好了,爱卿既然坚持君臣本份,朕也就不再勉强,爱卿还是起身归班吧。”

言罢,司马睿总算不再折腾,美滋滋的坐上了那个日思夜想的位置。之所以方才来上这么一手,却系他感觉到了自家政权来自琅琊王氏的严重威胁,不时给其下点绊子,自是必要的为君之道嘛。

(注《资治通鉴》有载“(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