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回 晋丧其主(1 / 3)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3297 字 2021-02-09

进入六月,随着朝鲜半岛的战事结束,随着朝韩二州的开发深入,还随着东探扶桑的花絮报导层出不穷,更随着盟约上与行动上紧守马訾水防线这一分界岭,永嘉五年的华兴府,总算现出马放南山之势,颇为消停的进入了海运受限的台风时节,进而,也渐渐淡出了大晋诸公们的第一视野。

最大威胁暂时安生了,自家也该忙活自家事了。大晋诸方收回视线,擦擦冷汗,诶,继续开干,扩张势力才是王道,总不能等到下次血旗军再度发飙的时候,自个儿依旧仅能在边上瑟瑟发抖的看着吧。

最先有大动作的,也是最有影响的,自是权力巅峰的司马越。局势虽然不同,但他的作为倒是与正史相似,仅是晚了半年。他依旧以剿灭石勒为由,东向移师豫州,收了故范阳王嫡系,豫州刺史逢嵩的兵权,继而发檄召集天下兵马,以抗北胡。当然,是真抗胡,还是假抗胡之名,来一次内部整肃甚或陈桥兵变,就不得而知了。

不消说,倘若司马越能够得逞,天下兵马在握,凭其近年来依靠“粮换流人”而稳住中原的声望,不论能否真的灭了石勒亦或匈奴,现任皇帝司马炽将再无翻身机会,届时是废是禁,皆由司马越随心而决。于是,司马炽也与正史一样,开始了最后挣扎。一方面,他下密旨给青州苟曦等人,要求铲除司马越勤王,另一方面,则纠结党羽在洛阳直接发动兵变,意欲借机祛除司马越的在京死忠!

说来在这一时空,因为纪某人的蝴蝶效应,匈奴与石勒发展得没那么快,而大晋各方势力,除了被魏复夺了半个关中的司马模,以及丢了四万水军与近三十万人口,并付出五万金才得以与华兴府媾和的司马睿,其余汉家势力皆比正史中强上不少。

尤其是帝相之争的两大军事集团,钱粮颇丰的司马越不提,青州都督苟曦也没因为王弥叛军的年年袭扰而捉襟见肘,更未最终败出青州。双方的实力都比正史强些,依旧能够对扳手腕,但是,结局依旧是两败俱伤,而过程却是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注正史中的永嘉五年,皇帝司马炽凭着更年轻更抗折腾,终于耗至司马越惊忧病死,但仅仅数月之后,历经内斗后缺兵少粮的司马炽,自身便被匈奴攻破洛阳沦为俘虏,并于两年后被刘聪玩腻了,杀了,帝相双方其实没有赢家。且先看看正史上司马越与司马炽二者,在双双覆灭之际,彼此作死的,最后白热化的帝相之争。)

《资治通鉴》有载“越帅甲士四万向许昌,留妃裴氏、世子毘及龙骧将军李恽、右卫将军何伦守卫京师,防察宫省;以潘滔为河南尹,总留事。越表以行台自随,用太尉衍为军司,朝贤素望,悉为佐吏,名将劲卒,咸入其府。于是宫省无复守卫,荒馑日甚,殿内死人交横;盗贼公行,府寺营署,并掘堑自守。越东屯项,以冯嵩为左司马,自领豫州牧。”

“竟陵王楙白帝遣兵袭何伦,不克;帝委罪于楙,楙逃窜,得免。”

“东海孝献王越既与苟曦有隙,河南尹潘滔、尚书刘望等复从而谮之。曦怒,表求滔等首,扬言“司马元超为宰相不平,使天下淆乱,苟道将岂可以不义使之!”乃移檄诸州,自称功伐,陈越罪状。帝亦恶越专权,多违诏命;所留将士何伦等,抄掠公卿,逼辱公主;密赐曦手诏,使讨之。”

“曦数与帝文书往来,越疑之,使游骑于成皋间伺之,果获曦使及诏书。乃下檄罪状曦,以从事中郎杨瑁为兖州刺史,使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曦。”

“越忧愤成疾,以后事付王衍;三月,丙子,薨于项,秘不发丧。众共推衍为元帅,衍不敢当;以让襄阳王范,范亦不受。范,玮之子也。于是衍等相与奉越丧还葬东海。帝追贬越为县王,以苟曦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书归歪传,这一时空,正是因为司马越与苟曦,乃至大晋各方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