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回 强势入朝(1 / 3)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4380 字 2021-02-09

“济生,暗影当有打探,新君品性如何?不会比先惠帝更愚笨吧?不会那般愿意任由司马越摆布做傀儡吧?”府衙书房,纪泽看向吴兰,不无八卦道,“还有,先惠帝驾崩一事,如今大晋坊间如何传闻?某总觉得将傻皇帝换为一名聪明皇帝,执掌朝权的司马越当不会做这等蠢事。若是新君背后尚有部分势力,我等或可适当靠拢利用,也可在朝中有点耳目甚或声音,以免此前被诏见一般,总是措手不及。”

“先帝死因,洛阳坊间众说纷纭,司马越、羊皇后乃至新君三方,皆有流言传其是非,暗影日短,所涉官品过低,难于窥其内里。不过由此观之,在东海王势力之外,京内当有其他势力,我等或有机可乘。”略一回忆,吴兰答道,“至于新君口碑,传曰其始遵旧制,于东堂听政。每至宴会,辄与群官论众务,考经籍。更有黄门侍郎傅宣叹曰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却不知传言几分真假,但其聪颖绝非先帝可比!”

张宾跟着出言道“宾与子道(卢志)亦曾说起新君,据其之前与新君少许接触,子道以为,当今陛下为人聪颖,却无心政事,厌于弄权,数度推迟要职,甚至有玩物丧志之嫌,恐难与司马越相抗,怕也正因此点,司马越才会拥其为帝,而非清河王司马覃吧。”

《晋书》有载“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属孝惠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初拜散骑常侍,及赵王伦篡,见收。伦败,为射声校尉。累迁车骑大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未之镇。永兴元年,改授镇北大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十二月丁亥,立为皇太弟。帝以清河王覃本太子也,惧不敢当。典书令庐陵修肃曰乃从之。”

书房内,张敬却是冷笑道“敬却怀疑,当今陛下乃大智之人,先前沉迷于经石玩物,未必不是示弱自保,甚或别有志向?即便其原本淡泊名利,可一旦其成为天下之主,焉愿大权旁落,沦为他人傀儡?况且,东海王虽大权在握,党羽汹汹,但关西阵营乃至早前落败诸王,必有大批遗众郁郁不得志,新君大义在手,自会有人聚其麾下,势力天成,焉知日后不会与司马越相抗?”

“文泊所言甚是,且不去猜想新君如今是否已有势力暗中支持,所谓天无二日,身在局中,即便新君无意争权,也会有人推其与司马越相争,这便是我等之机会。”略一沉吟,纪泽沉声道,“甚或,我等可以率先推动一把。哼,东海王不是惦记我华兴府嘛,我等便主动高调出手,表态支持新君,以我血旗军威,以我华兴之强,鼓舞一应东海王所弃之辈,促其汇于新君麾下,从而声援新君壮大势力。”

张宾眉头微皱道“大晋本已风雨飘摇,难得局势稍稳,又出天子更替一事,此时我等再添变数,只恐汉家内斗更烈,便宜匈奴啊。”

“孟孙兄无需自扰,我等自不会主动挑起内战,但为了自保,介入朝局有何不可?”纪泽心里翻了个白眼,振振有词道,“再说了,内斗本就无所不在,新君上位,司马越又年事已高,朝局新老交替乃大势所趋,我等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张宾默然,吴兰接口道“帝王更替,新朝不稳,我等此刻介入,只会令东海王愈加顾忌而非暴起,当不至引发兵祸,正其时也。只不知主公打算如何着手?”

纪泽一咬牙,霸气十足的说出了自己海上归途中便有的考虑“其一,以恭祝新君登基为由,向新君上贡百万贯,以表忠心。其二,向新君献俘,并递交我海外三郡的舆图民册,邀功之余,一展实力。其三,遣使留居洛阳,重金交结各路权贵名士,乃至失意政客,逐步渗透晋廷高层。”

“主公,人怕出名猪怕壮,我等如此大张旗鼓,甚至一改低调,献出舆图民册,暴露自身海外实力,只恐更令东海王警惕打压,非但使者在洛阳难以立足,甚至,朝廷还可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