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回 捕奴萌芽(1 / 3)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4453 字 2021-02-09

尾随乐东水军,张憧船队继续南往乐岛,不过,中午路过文明岛附近的时候,他们被一只巡逻艇拦住了去路。无它,岛上有货要捎带回乐岛。都是公家的事儿,以往也常有发生,这可是慷公家之慨拉自家人脉的机会,张憧自不会拒绝,左右运送“新娘”仅是顺带,他的船队此行的主要货物是来自马韩庆全港的煤炭,时间倒不紧迫。

说来这次运煤属于华兴府与马韩间一项以粮换煤的长期生意,源于马韩因半岛大战而致的匮粮。月初韩王通过丘拔向华兴府联系购粮,早便图谋马弁边界那处露天煤矿的华兴府,当即提出交换煤炭的意向。马韩一方只需出些人力,在山区装煤顺河运至港口,便能用“石头”换来救命粮,除了喂饱煤工,所涉方国的贵人乃至韩王还能居中捞上一笔,委实皆大欢喜。

随着那只巡逻艇,张憧指挥着船队临时转向文明岛,并亲领三艘海船入了港口。如今的文明岛早非昔日荒岛,经过大半年的建设运营,这里已经成了颇为热闹的海上镇集,交易场、拍卖行、镖师堂、娱乐场、道路广场,以及各有其主的商铺宅院,泛着水泥的光泽,齐整分布于这块新兴的贸易乐土。

宽阔的码头边,停泊有二十多艘大大小小的商船;码头上,各种体貌与打扮的汉人、夫余人、韩人、倭人混迹于统一制服的管理人员之间,不论恶形恶状还是富贵谦恭,操着何种口音,均快而有序的忙碌个不停。当然,要保障这一切,自少不了强悍的军卒与森寒的兵甲,以及分布于集市码头的大小棱堡群。

尤其是正对码头的那座中央棱堡,它鸟瞰呈五角海星形,混凝砖石结构,最多可容千人驻守。据说这种大型海星棱堡是由华兴府军政多部门联合设计,由血旗工程营独家施工,华兴府重要的海外孤岛皆有这等规模的棱堡,虽还不曾显露过威能,但看起来便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嗨!有劳张管事了。昨今凑了批韩奴,三百多人,得赶快运走,文明岛可没那么多水粮浪费。想来你那船队不差这点运量吧,呵呵”一名儒服整装的人在两名军卒的护卫下,笑语盈盈的迎向下船来的张憧,一旁的各色人等则纷纷客气的为其让路。

这人正是文明岛大管事,兼工部商曹七品主事陶安,华兴老人,府主所购第一艘海船便是他做的中人,能坐镇文明岛,甚或调控华兴府对整个半岛的商贸,正因其中人经历锻炼出的能力。当然,陶安还有一重身份,也即陶飚的族叔,而本就安海重将的陶飚,更在上月由府主主婚,娶了府主义弟李农的胞姐李小悦,如今已堪华兴府一大山头。

见是陶安亲自来了,尽管张憧与他职衔相差不多,又无上下关系,但还是满脸堆笑,快步小跑上前,热络应道“陶主事客气了,有事随便遣人打个招呼就是,兄弟我哪有不应的,便是船队没空咱也要给您挤出来呀!怎么着,就三百奴隶吗,似乎有点少诶,还有别的需要带回乐岛吗,万莫跟兄弟我客气啊!”

伸手做个邀请,陶安边带着张憧走向岛内,边随口笑道“呵呵,张老弟客气了,今个还就这么多了,不过,下次你再运煤,返程时定要走我这里捎带一趟,届时只怕三千人都有你运的。放心,用船公文我随运随补,绝对亏不了你那班弟兄的工分。”

“好说好说,咱替弟兄们谢过陶兄了。”张憧客套一句,下意识打听道“这不半岛大战已经结束了,各方渐趋稳定,文明岛哪里还有那么多奴隶抑或移民?”

呃!陶安自知失言,不过也没太当回事,索性透露道“张老弟却是不知,继以粮换煤之后,我华兴府正欲在今冬以粮换取劳务呢。呵呵,方才我等刚与部分友好海商就冬季三月佣工价格达成一致,不论平民还是奴隶,华兴府将为每名半岛青壮男子的租佣支付两石稻米,健妇女壮则为一石,人到付粮,死残一人则事后赔偿十石。”

“以粮换取劳务